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评审专家组一行莅临我校开展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工作(一)
听取汇报环节
4月4日上午,以山西大学教务处处长王臻荣教授为组长的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评审专家组莅临我校开展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工作。随行的专家组成员有山西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耿彦峰,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米俊绒副教授,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石艳霞副教授,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李茹教授,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吕国英副教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朱专法教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海鸥副教授,山西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刘宏副教授,山西大学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刘红宇教授,山西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胡向真教授,山西大学工程管理系陈志华教授,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王志俊副教授,山西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李蕾副教授,山西大学教务处科长王君。专家组此行对我校申请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评审,对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个专业进行学士学位授权审核评审,同时对视觉传达设计、工程造价两个专业进行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审核建设指导评审。学校领导宋兴航、杨迎平、原美荣、邢金龙、张正义、贺有、王复兴、周全寿,各二级学院院长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汇报会。
汇报会现场
我校董事长、校长宋兴航致欢迎词,他代表全校一万余名师生向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就学士学位授权审核指导工作表示诚挚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他说,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是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大检阅,更是对我校各项工作的激励和鞭策,将对我校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宋校长结合我校重要时间节点,概述我校 27年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开创了一条自信、自立、自强的拼搏之路;走出了一条创新、创造、创业的发展之路。宋校长表示,2016年4月,在省学位办各位领导专家对我校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专业的建设指导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紧紧围绕省学位办建设指导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不断规范学院的办学行为,进一步提升了我院整体办学水平。宋校长希望各位领导、专家提供进一步的改进意见,使我校在本科建设的道路上更加科学规范。
宋兴航校长致欢迎词
教学副校长邢金龙教授作 “维多利亚老品牌vic3308申请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评审”主题汇报。他在汇报中指出,2016年4月1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我校申请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了建设指导,对我校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对专家的意见我校高度重视,校董事会、领导组分别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召开多次对接研讨会,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对每一项整改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两年来,我校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照《山西省高等学校申请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单位(专业)评审指标体系》,积极整改,努力建设。
邢金龙副校长作汇报
随后,邢副校长就我校的整改情况和本科办学情况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汇报:第一,厘清办学指导思想,突出应用办学定位。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驱动,以行业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应用型办学方向,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提高师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努力提升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将学校打造成“应用工程师”的摇篮。我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主动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强化内涵建设,以工程教育为抓手,以现代管理学为支撑,拓展新工科专业,传承艺术学专业,构建适应山西转型发展和“九大新型产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新体系;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校风优良、师资雄厚的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学校的特色也逐渐凸显:一是奉行“自信、自立、自强”的办学精神,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二是奉行“三创”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办“1+1”实验班,“1+1”实验班这个创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在2016年10月中旬山西省举办的“双创”活动中,“1+1”实验班学员袁雅倩同学荣列“创响山西”十大创新创业人物之一;“1+1”实验班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项目荣获山西省首届科技工作者大赛铜奖;“智能老人床”项目荣获最具投资价值奖;“诸葛校园”获得优秀奖;三是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倡导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四是注重应用型理论与科学研究。
第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确定了学科专业方向。一是专业发展与定位,学校构建了以新工学为主导,以管理学为支撑的专业体系,传承艺术学科专业,重点建设现代制造、网络信息等与实体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不断丰富专业内涵,凸显办学特色,提升专业水平,逐步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力;二是课程体系建设。我校以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抓手,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驱动,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深化课程改革。逐步实现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达到 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参与率达到100%;三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我校重视加大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和投入,近两年新购仪器设备1000余万元,新增教学实验用房5.6万平米,目前,我校已建成建工、工程、旅游、物流、艺术和财经六大实训集群基地。
第三,坚持引进培养并重,教师队伍状况改善明显。我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外聘等途径,以专业、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为学校重点和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将我校办成优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造了条件。学校栽种引进人才和稳定人才的三棵树:期权、薪酬、住房,为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构建了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17个本科专业都成立了由省内企业行业专家和高校学者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我校的专业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从而建立起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育人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力求革新,为此创办了“1+1”实验班,以“创新、创造、创业”的“三创精神”为指导,努力探索和构建“一专多能、活学活用”的创新创业应用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搭建教研科研平台,拓宽了社会服务渠道。 2017年10月,我校牵头联系省内另外7所转型试点院校,成立了“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打造了山西省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试验田。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8所联盟学校,可利用联盟这一平台,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和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扎实推进向应用型建设试点工作。2017年11月,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依托我校建设的“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正式被批准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我校开展应用高等教育研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2014年以来,我校有14项纵向课题立项,横向合作项目有3项,教学成果奖:2017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实现了我校省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
第六,理顺管理体制机制,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在教学管理方面,我校实行 “两级双元”教学管理。“两级”,即实行学校和二级学院(部)两级教学管理。“双元”,即教学运行由教务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同负责。2016年以来,先后邀请了近百名学者、名家、企业家来校开展论坛、讲座或培训,先后作了“增强高校教研、科研意识能力”“团队建设”“干部形象建设”等为主题的培训,有校地提升了学校管理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第七,坚持评建问题导向,以评促改任重道远。学校将以此次授权审核为契机,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民办教育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办人民满意的民办教育;另一方面则需要我们准确定位、规范管理、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自觉承担起新的使命,树立民办教育的良好形象,继续加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加大投入优化和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我校打造成一所优质的、具有地区示范作用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
随后,建工学院姬慧教授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授权审核评审汇报。结合本专业两年整改情况,姬教授进一步阐述本专业初步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并明确专业建设方面的定位为培养注册建造师、基建工程师。在此基础上,姬教授对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及利用、实践教学等内容进行分条缕析的汇报。最后,姬教授立足现实,指出专业存在的不足及建设目标,积极争取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点设置。
建工学院范文昭教授进行工程管理专业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审核评审汇报。汇报主要内容包括整改情况、专业带头人调整情况、师资队伍及结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及本专业存在的不足与建设目标等。有关整改情况,结合 2016年在工程管理专业预评估期间,省各位专家的建设指导意见和建议,范教授表示其极大推动了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包括进行专业带头人调整,师资队伍的数量及师资结构包括师资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完善等,达到了学士学位授权审核条件的要求。以测量实训室、砂石实验室、正在建设中的BIM技术应用实训室为例,范教授进一步指出本专业存在的不足及建设目标,将在应用型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与建设过程中争当排头兵。
管理学院陈兆波副教授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审核评审汇报。陈副教授的汇报主要围绕专业定位、师资队伍、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教学、专业特色五个方面。物流管理专业进一步定位为立足我省经济转型发展,打造中西部物流中心需要;立足山西物流业信息化水平低,物流设备装备不足,人工制单、人工搬运;物流人才严重匮乏,物流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缺乏的现状,发挥我校人才支撑的作用。陈副教授表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出台了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办法,规定教师每年连续下企业实践不少于 3个月,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等。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校企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体系模块明确,增加了实践课比例。实践教学方面,校内实训室功能齐全,现代化水平高,能够实现物流全过程业务,同时也可模拟物流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包括备货、运输、仓储、物料搬运、配送、订单履行、物流网络设计、存货管理、供需计划、外包管理以及客户服务水平确定等战略战术运营层面决策及进行分组模拟对抗演练。专业特色方面,构建了阶梯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引企入校,校企深度合作。
管理学院院长常永翔副教授进行酒店管理专业学位授权审核评审汇报。结合 2016年专家对专业建设反馈指导意见,常院长的汇报围绕专业定位、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专业特色展开。酒店管理专业是适应山西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而酒店业长期人才缺乏,特别是部门经理以上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酒店管理专业定位是为星级酒店提供中高级管理人才。师资队伍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出台了教师实践锻炼和科研奖励办法。常院长表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职称结构有明显提升。课程设置符合国家教育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求。长期以来,注重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建有集餐饮、住宿、会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实习实训场所。专业特色方面,校企合作“店长班”,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工程学院院长崔建光副教授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授权审核评审汇报。结合 2016年专家对专业建设反馈指导意见,本专业以着力制度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深化实践教学、打造工程特色为指导思想,认真对照专家的意见进行如下整改:第一,明确专业定位,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凝练办学特色;第二,确立专业人才的三大技能支柱即基本技能、职业技能、时代技能,对应六大教学模块,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第三,构建人才培养方法体系;第四,构建全过程人才培养及教科研体系;第五,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第六,展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标志性成果;第七,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崔院长结合本专业建设实际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表达希望,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之路。
美术学院 院长 张铁锁教授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指导汇报。汇报主要从本专业设置以来建设情况、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本专业建设目标三方面展开。本专业设置以来建设情况方面,张 院长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做的大量建设性工作等情况作了概要性汇报,并进一步过度到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如应用型人才培养状况、教学场地硬件、软件的差距、专业资料室有待完善等,最终明确本专业建设目标为产教融合,共建专业、扩大双师型队伍及校内改善办学条件。
建工学院副院长樊保副教授进行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指导汇报。樊副院长从专业建设出发,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调整专业教师规模与结构作了相关汇报。他列举师资队伍建设实效,并以图片和数据说明教师特点、教学条件及利用、实践教学特点;以袁雅倩、王磊等 “双创”达人及其创新成就为例,表明我校良好的“双创”文化生态。正在形成的专业特色方面,樊副院长表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反映生产现场实际需要,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强调工程造价专业在建筑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性。汇报最后,樊副院长指出不足与整改措施,并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专业建设规划,明确“三步走”战略,争取以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为基础成功申报专业硕士授权点。
(宣传处 李洁、郭育珍/报道;摄影协会 王瑞凯/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