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不宜大而全
兴航周语一一
( 3月15 日、第三篇 )
近些年来,高校建设总是追求大而全,摒弃小而精,只顾大干快上,忽视做实做强,似乎成了高校做大的一个“潮流”。许多地方和高校盲目追求双一流数量、规模,忽视质量、特色,大跃进式的攀比和竞争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使得部分人才培养上相对过剩,人为地造成了同专业、同层次人才的激烈竞争。同时,一些在盲目扩张中失去自身特色的普通高校在与名校的竞争中,生存空间愈来愈小,逐渐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已经背离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高校大而全之弊端,纵观近些年来众多高校的发展壮大路径,花样类型种种,但无外乎归纳有两条:
一为高校合并。通过合并,确实出现了一批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增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但随之产生的各种问题,比如管理机制、人事编制、师生安置、资源重组等等,尚需逐步优化、妥善处理。一些盲目追求大而全的高校合并,直至今天仍然没有理顺体制机制,度过合并的转型阵痛,如此合并显然不符合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进程。
二为增设专业。有些学校不顾客观现状,一味贪大求全,热衷设立与学校性质无关的专业,如农业类高校设立小语种、财经类高校设立艺术学院、工科类院校设立文学院等比比皆是,甚至不惜以部分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一心由专门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短时间内或可显著扩大学校规模、提高学校排名,但从长远来看,对于学校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均危害深重,弊大于利。
众所周知,大学并不是越大越好,世界一流大学也不是所有学科都是一流的,同时所有一流大学中没有两所是完全一样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人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应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这就要求不同的大学要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如果每所高校都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势必会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当前不少高校办学思路的致命弱点就在于缺乏个性,模式趋同,学科趋同,定位不够准确,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弄不清楚自身现有的优势是什么,总是企图大而全,这样很可能使学校丢掉传统,丧失优势,陷入困境。
在我看来,对大多数大学而言,需要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学科特色、资源结构、区位优势等实际情况,在总结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制定本校的发展规划,不能盲目地追求大而全。在立足自身实际的情况下,扬长避短,实事求是,因校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整合学科资源,形成自身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到夯实基础、突出办学特色、发展特色上来,通过特色打造自身的软实力、竞争力,通过特色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从而实现稳步推进与长足发展。如此,特色领航、差异发展、专胜于博、质胜于量,既符合高校发展规律,亦符合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需求,更符合教育的初衷和本真。
本世纪以来,有许多高校走上了大而全的整合扩张之路,但也有一些高校选择了坚守本心,不做任何形式的整合,至今依旧稳扎稳打,以专注求提升,以特色谋发展,赢得广大学子的青睐。例如北京舞蹈学院,前身为北京舞蹈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被誉为“舞蹈家的摇篮”。虽然不是985或211,也没有大而全的学科覆盖,但由于对舞蹈方向的执着深耕,不断深化舞蹈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教育体系,始终引领和推动着中国舞蹈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学校虽小,但多年来人才辈出,专业翘楚地位毫无动摇,办学名气只增不减。窃以为,此可为“小而精”高校的典型样板。
同时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国内有一些高校正在大胆创新建设“小而精”大学,这种发展理念正日渐被大众所接受。如上海科技大学,自建校起即立足“小而精”而非“大而博”,通过深耕聚焦相关学术领域,形成专业优势,打出新建高校创新大品牌;又如西湖大学,将自身定位为“小而精、高起点、研究型”的大学,和当下国内很多高校追求规模效应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在多个方面突破国内原有的教育体制,开启中国民办研究型大学的试验田。这些高校,每一所都很有特色,都是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精的典范。
教育是个细致活儿,大而全、批量化、流水线式的生产并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也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正视各自的传统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根据地方与市场需求,设计其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各高校的生存之道和理智选择。
大学之根本不在“大”,而在“学”,而在“师”。诚挚建议政府主管部门不要追求大而全式的发展模式,尽可能保留高校原有特色,允许并鼓励一部分高校、专业建设同学校定位相吻合,注重“小而精”建设,引导大家将关注的焦点从学校规模、大学排名,乃至从盲目追求双一流建设转变为正真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上来。办有特色的学校,做有质量的教育,育有应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