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回望闻一多先生

时间:2020-07-15     来源:     阅读0

今天是闻一多先生的罹难日,他是文化教育界的一位奇才勇士。他还有很多头衔,诗人、学者、教授、文史家等......这些都是他身上的标签。74年前的,这位传奇人物不幸遇难离世,但他的精神却永恒地留在了人世,成为了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他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闻一多先生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和典范。他在广阔的诗歌领域、学术领域、教育领域之中都有所建树,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教学生涯长达二十一年,先后就职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负责教学与行政管理工作。他的文学教育思想结合了自身的教育经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践行者,在现代教育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闻一多先生既是诗人,也是学者。一方面,他有着诗人的热情与想象;另一方面,也又有着学者冷静而逻辑清晰的头脑。他多年悉心研究古典文献,在这一基础之上,他将现代的目光重新投注于古代诗歌,以科学的方法进行考证分析,又以诗人独具的细腻和敏感领会其中的深意。本着古为今用的精神,他强调要读出旧诗句中的新意境。他融贯中西,博文广见,将知识传授、方法指导、思想教育三者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鉴赏古典文学的新窗。同时,他在新诗创作和新诗批评等方面的观念影响了众多学生,在他的教育和鼓励之下,一批新时代的诗人和学者自他的门下诞生,为新文学的世界增添了许多光彩。在他看来,文学教育作为一种手段,真正的落脚点在于对学生学术精神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因而相比于知识的传授,闻一多更注重方法的指导和精神的熏陶。他主张立足于古典文学,让学生掌握鉴赏文学的正确方法,提升感悟与分析能力,获得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在吸取精髓之后,还要积极进行思考,提出创见,不可拘泥于前人的态度与观点。他将知识传授、方法指导与思想教育三方面结合,为学生打开了鉴赏古典文学之窗。

闻一多先生在课堂之上风趣幽默,才华横溢,将诗人的浪漫和感性挥酒到极致,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而形象,引得不少其他专业乃至其他学校的学生前来听讲:课堂之外的他亲切疏朗,热情洋溢,积极参与同学的社团活动,无论是在新诗社还是话剧团,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提出指导性意见的同时,给了学生们极大的鼓舞。他积极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桃李天下,成果累累,培养出一大批英才,臧克家、陈梦家就是其中的代表。

除了学者的身份,闻一多先生还是位爱国斗士。他有胆有识,所以在黑暗的旧中国,他不怕强权,不畏邪恶,正道直行。在闻一多先生的世界观中,最不容忍的就是强权,天赋人权,不可侵犯;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公朴被暗杀以后,很多人告诉闻一多先生,他已经被列入黑名单,形迹可疑的特务就在他家门前闲逛,而且送来恐吓信。他如果理智一些,就不会去出席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但是他并不愿意在强权面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在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上,那天本来不准备安排闻一多先生讲话,可是他很激动,跳上台去,并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他的一生真的是:“立节可以千秋道,成文自是一家言”,“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岂愁目影斜”。

闻一多先生不光是杰出的学者,也是一位视死如归的勇士,他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很久了,但他的理想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前行,他的精神和勇气值得我们所有当代青年学习和传承。如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脚踏实地,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拿出勇气来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