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勿被流言影响任贤

时间:2021-05-31     来源:     阅读0

兴航周语/第14篇( 5月 31日、星期一   )


选贤任能,自古以来就是干事创业的重中之重:选用贤人、能人,往往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此则人才济济、事业兴盛,反之则可能祸起萧墙、事业衰退,严重者更有亡国灭种之患。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纵观古往,谗言、流言常是影响选贤任能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鲜为人知的史事看一下流言有多么可怕、可恨,可谓以史为鉴。


《离骚》有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正是由于楚王听信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的谗言,诗人屈原才被革职放逐,可见即便出身、才华、名望如屈原者,也不能免受谗言、流言的攻击。古人云:“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春秋末的吴国大夫伍子胥,也是由于直谏被太宰伯嚭钻了空子,最终为其谗言所杀,伍子胥含冤而死后不久,吴王便身死国灭。明朝崇祯皇帝轻信谣言杀害忠臣袁崇焕、自毁长城,自己也没得到好下场。由此可见,“以谗嫉废贤能”情景之常见、错误之易犯、弊端之深重。


职场上、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出发点。当彼此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难免会心理失衡,产生嫉妒、怨恨之心,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诽谤、伤害他人的行为来。谗言、流言多是由此产生。退一步讲,来说是非者,多是是非人。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绝不会故意制造矛盾,影响人际关系和谐。所以,当我们听到旁人挑拨是非、说长道短长时,一定要有所戒备和警惕。尤其是领导干部,切不可疏忽大意、轻信流言、谗言,更不可轻易地做出冲动的判断和草率的决定。


很多时候,人们容易被他人的谗言、流言所蒙蔽,也容易被他人的挑拨离间所蛊惑,从而陷入一种多疑或猜忌的状态中无法自拔。那么听信谗言、流言的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在于“谗不自来,因疑而来;间不自入,乘隙而入。”谗言、流言不是自己来的,而是因为内心先有了怀疑,才会感召而来。离间的话也是乘隙而入,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嫌隙、误会,离间的话语才容易进去。所以,先贤教导我们“反求诸己”,要时时检讨自己是否对身边的人有成见、有嫌隙,才使得谗言、流言趁机而入,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分辨其中的是非和曲直,从而做出明智的判断。


对付谗言、流言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兴航认为以下几条可供参考:其一,领导干部必须要头脑清醒。对所用之人要广泛听取多方反映,尤其是对有争议的干部,要多方观察,既用之要信之,不要被流言中枪。其二,要善于识破其流言伎俩。谗言、流言多是花言巧语,这种“巧”里有阴谋,有假话,有破绽,只要仔细辨识和分析,不难看穿。其三,要以事实为准绳。作为领导者要旗帜鲜明地制止流言,能当即批评或善言规劝固然好,不便立即制止的,起码要心中有数,坚持做到以事实论事。万不可听风就是雨,轻易为谗言所蒙蔽,更不可在对贤才的任用上乱下结论。凡是在领导面前无端诽谤他人、挑拨离间者,大都有抬高自己或谋求私利的企图,万不可让此类人钻了空子,占了便宜,影响了干部选用大计。


毛主席说过:“必须善于考查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一时一事”尚不能作为评判一个人的全部依据,更何况是只言片语呢?岂可被流言中枪。


在竞争如流的今天,想要事业兴旺发达,就必须排除谗言、流言等不负责任、别有用心的有意性干扰,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选用更多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干部人才挑大梁、唱主角,把最适合的人才选任到最合适的位置上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此,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蒸蒸日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