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如何才能青出于蓝

时间:2021-12-27     来源:     阅读0

   兴航周语/第44篇
         12月27日/星期一


       只有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或徒弟,才是好教师好师傅,才算是真正的高手,真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近日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林崇德可谓是青出于蓝的典范。那么如何才能“青出于蓝”呢?结合我个人的体会谈几点意见,供朋友们阅鉴。
      一、为师须倾囊相授。 为师者只有毫无保留地倾其所有,才能让学生或徒弟快速进步,而后超越自己。当然,前提是师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去倾其所有。我们常把学生或徒弟比作是一棵小树,师者就是栽培树的园丁。一旦小树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那园丁心里是何等的骄傲!用心栽培人、塑造人、造就人,使学子青出于蓝应该是为师者美好的理想与追求。林崇德就是最好的榜样。
       二、严师出高徒。我认为在严格的要求下,学生或徒弟才能成才。当然严师不会是徒有虚名的,严而要有方。应该说只有在严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或徒弟才能够快速提升自我,最终成为一名“高徒”。古往今来,许多伟人不都是严师教出来的?周作人在回忆《孺子歌》的一文中写道“大学大学,屁股打得烂落!《中庸》《中庸》,屁股打得好种葱”。可见当时学生如不守规矩,或背不出书,老师就用戒尺打手心打屁股。当然,今天的教师不能以体罚学生为手段,但是对受教育者严格要求,是对学生负责,是对职业的尊重。近日教育部长讲:把戒尺还给教师讲得正是此理。
       三、为学生制定远大目标。大家都熟悉拿破仑有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教师理应为学生设计成才的远大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去启迪学生快速成长。张桂梅是华坪家喻户晓的老师。学生来自大山深处的贫困家庭,学生基础差,但是她依然制定了“上清华揽月,进北大摘星”的校训。为学生制定远大目标。从2008年开始,在张桂梅和教师团队的努力下,12年来,华坪女高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1804名山区贫困家庭女孩从这里走进全国各所大学,彻底改变了自身命运。创造了滇西山区的“教育奇迹”。
       四、采取平等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是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为教育者,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和教师讨论,在平等讨论中传授知识及学习技能。而不能认为教师就一定比学生懂得多,被学生的问题难到了就感到很没面子。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学识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同时,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从学生那里有所收获和提高。这就是《学记》所说的“教学相长”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或师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科目或方向命题。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师傅绝不能压抑或喝止,而应引导和鼓励,营造自由之学术。
       六、以范例激励学生成长。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愚昧时代,发展到今天征服太空的文明时期,每一个世纪、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英雄。他们超过先哲,在历史的舞台上名垂青史。而他们的学生也像他们一样,又超过他们,推动人类的进步,就这样后浪推前浪,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通过宣传“青出于蓝”的典型案例,鼓励学子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先哲,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以优秀的先哲为榜样,创造更加美好的新世界。
       青出于蓝应该成为师者奋进的目标,只有更好地培育英才的潜能、培养出超越自己的学生,实现更好地体现自我价值,才能让“育人园地”成为真正的人才聚集地。身为师者,我们要有容才育人之宏量,要鼓励激励每一位学生:“我希望,你们都能超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