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不写空话的六要素

时间:2023-07-31     来源:     阅读0

兴航周语/总127篇   7月31日/星期一

“文章不写一句空” 这句治学格言,对于很多人来讲都不陌生。这是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书斋中自勉对联的一句话,此句不只讲了做学问、写文章要言之有物,不说空话的道理,从其中也折射出做人、做事要执着务实,不虚度年华的深刻哲理,因而历来为人所称道。今天我们就如何“文章不写一句空”做一个探讨,在我看来要写出一篇实实在在的好文章,至少需要以下六个要素:

一要摆正观念,端正态度。下笔之前,首先要对文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古语有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们日常为文虽不至于此,但作为表达观点、传递思想的重要途径,对文章、对读者应有起码的敬畏之心。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作者才华、识见、思想、精神的高度凝结,而一味胡编乱写、空话连篇,只能生产一堆文字垃圾,即便数量再多,也不可能触动他人的心灵,赢得读者的尊重。

二要做好调研,积累素材。很多文章之所以看起来假大空,原因就在于素材的匮乏。因此在写文章前,要尽可能地深入实际,把所研究问题的第一手材料搜集到位,做好充分的调查了解、研究分析,如此方能言之有物、不讲空话。作家陈忠实就是很好的榜样,他在谈到《白鹿原》创作时曾说:“朋友问我,你这个小说要写啥嘛,你下这么大的功夫到处跑,搜集、查阅资料。我说要给我死的时候做一部垫棺作枕的书。”

三要明确主旨,理清思路。写文章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耐心的工作,然而有时候我们很难保持这种状态。写作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思路不清晰、缺乏灵感、无法集中注意力等各种问题,使得偏题、跑题时有发生。因此,不妨提前构建好文章的写作框架,确保每部分内容都能够服务于主题,如此,不仅可使得书写条理清晰、结构紧凑,也可以更好地掌控写作进程。

四要务实行文,简胜于繁。写作能力不是一天可以练就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要想使得文章“不空”,写作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不要好高骛远,总想着怎样引经典、出金句,而要踏踏实实从材料本身出发;二是要避免过度修饰和描述,避免钻牛角、求末节、绕弯子等,要敢于删除那些啰嗦多余的语句,挤干文章的水分,尽量使表达言简意赅,实话实说,洁明扼要,留下使人有同感、有兴趣、有价值的“干货”。

五要锤炼语言,文质相合。古人形容好文章,“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要把雅正的语言和精深的思想含义结合起来,做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现今也不例外。一篇文章单有丰富感情、深刻思想、真知灼见还不够,还必须附丽于卓尔不凡的文字,才能展现其神采风华。因此在完成初稿后,还要耐住性子沉下心锤炼推敲文章的语言,如雕琢璞玉般反复修改、精细打磨,才可能成就真正的精品文章。

六要持续深耕,厚积薄发。谁的本领都不是天生的,只有持续加强阅读和学习,在“冷板凳”上多下功夫、多吃苦,增加知识积淀,才能写出有见地的务实文章。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语言学家王力84岁高龄时依然坚持每天伏案8到10小时。古人云:“有涵养方成学问,无间断便是工夫。”深以为然。

平心而论,除了述学立论、著书立说,科学攻关、调查研究、教书育人等等诸多事务,同样需要“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脚踏实地、勤勉钻研,持之以恒、敢于付出,能够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内外兼修、务实笃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出人生这篇锦绣文章。愿我们惟实惟精,互勉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