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莫成叫不醒之人

时间:2024-08-19     阅读:0

兴航周语/总181篇    8月19日/星期一

前不久从外地调研返家,因分外疲惫又怕耽误工作,故在睡前将手机定了闹钟,结果由于睡得太沉竟然未被叫醒。由此突然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也存在着很多“叫不醒之人”:很多年轻人贪睡,早上父母叫几次都无用,叫醒了翻个身又睡去;大学生逃早操、早自习屡见不鲜;职场中,一些人选择躺平,他人多次提醒,却毫无进取奋进之意,如此实在令人惋惜、痛心。

除偶尔过失“叫不醒”外,被叫不醒之人分析一下,究其原因,不外乎几种情况:成长过程中始终被呵护备至,少约束、多任性,缺乏自律自立意识;自我认识存在偏差,自我定位偏低,缺乏目标感和奋进动力;目光短浅,视野狭窄,看不清后果,辨不明利害;受周围环境和同伴影响,反思少、盲从多,等等。倘若长此以往,一个人必将逐步滑落至人生的低谷“沉睡不醒”,对此我们要大喝一声快醒醒。那么如何才能被“叫得醒”或让自己“惊醒”呢?笔者给出几点建议,为叫醒躺平者给出劝勉如下:

一、不可太过任性随意。生而为人,我们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行业规范中、周遭关系中,有些内容是法律载明的,有些规则是约定俗成的,因此,做人做事不可太过随意任性。要有做事的尺度,要有被边缘之后怕设想、要心有标准意识、社会意识、群体意识、大局意识,有了这些意识,就容易不越轨、不逾矩,就容易被自己或他人“叫醒”。简而言之,要能够自律。

二、分清主次明辨利害。有时候一个人“叫不醒”,是因为看不到“沉睡”的后果。有些行为的后果具有长期性、渐变性和滞后性,不太容易被察觉,因此对其也就不容易保持警惕。作为个人,我们要学会培养自身的长线思维,低线思维看问题、看全局、看结果,看到一种微小行为的长久影响力,如此则更容易分清主次、辨明利害。作为父母师长,也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年轻人的规劝引导,推动其自身去觉察、觉醒、觉悟。

三、远离井底回头是岸。“井底”的状态其实很常见,受环境、眼界等各种因素影响,我们很容易在某个阶段置身“井底”。如何判断呢?我认为一旦我们觉得舒适、安逸、满足、自得的时候,就很可能正处于“井底”边界。这个时候一定要有所警觉,要保持理性思考,去深思考量,通过对比、学习、转换、调整,如此才能远离所在领域或行业的底端,持续向上向好向前迈进。

四、寻觅良师见贤思齐。人生如旅,一个人赶路容易疲惫,有益友同行则不觉路远,有良师引路则更兴致勃勃、不日可达。一个人如何走得更快、更远?我认为要多寻良师益友。不必舍近求远,三人行必有我师。身边的朋友、同事、领导、前辈身上,就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若能够时时事事见贤思齐,存互勉共进之心,怀比学赶超之志,又哪会“叫不醒”呢?

五、勤于反思知耻而进。做人要勤于反思、善于反思,这不仅是复盘的梳理、行为的校正,还是对自我的不断砥砺,同时也是及时纠正错误、提升能力的重要方式。反思深思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梳理不足,以便下一步更好地排除隐患、补齐短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成长与完善。一切落后都是暂时的,做人做事贵在知耻而后勇、知耻而后进,果能为自己提灯前行,则永远不会成为“叫不醒之人”。

其实仔细想想,人之一生,不可能永远沉睡,总是要醒来的,如果不能被叫醒,就只能在他人欢庆时、在手足无措时、在无路可退时、在垂垂老矣时被痛醒。其实,能叫醒一个人的最终只能是他自己,从来不是别人。叫醒自己,改变自己,全靠自己。希望身边“沉睡”的朋友能够早点醒来,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可叫醒之人”,被自己、被梦想、被责任、被明天按时叫醒,共同去迎日出、迎朝阳,迎接人生的万丈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