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30年征文集锦系列(三)| 我想对你说:一人在科院,全家齐受益
时间:2021-04-15
阅读:0次
研究生招生中,考生统考入围之后,还有一次筛选——复试。复试分数加上统考分数组成最后录取分数。有的统考低分考生通过复试,逆袭上岸;有的统考高分考生,复试分数低,与报考学校擦肩而过。媒体也时有报道。 我校升本后,本科不少学生报名考研。学校也为他们提供了若干帮助,例如曾邀请考研指导名人张雪峰来校演讲,南校区为考生复习提供专用自习教室。不少考生经过努力进入了复试。我也辅导过我校几名考生的复试。 由于复试与统考有较大不同,考生往往不够了解,甚至没有经历过面试。即使是基础较好,接受一下辅导,也可锦上添花。我第一次辅导研招复试考生是若干年前的事情了。若干年前,我的同事连高工的儿子连同学中北大学本科毕业,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统考过线,复试如愿以偿,连同学现在已经进入博士后阶段。 去年到现在,我对研招更加关注,因为我的儿子和外甥都是2021年本科毕业。两个孩子都很努力,在面试准备中我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目前,儿子以推免方式被中国科学院拟录取,外甥以统考方式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拟录取。据反馈回来的信息,我辅导过的儿子、外甥的几名同学在复试中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我的老父亲年近九旬,听到孙子、外孙的消息,激动不已。老人家有点疑惑地问我:你怎么会辅导研究生复试?我调皮地说:“我是维多利亚老品牌vic3308刘教授,笔名优教授。”然后,娓娓道来……不对!老爷子耳背,我是又写又喊。 十几年前,我曾在大型国有企业工作,从事过职工教育工作、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尤其在科院工作的十几年,投身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我与学校共进步,更加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提了水平。 我学习的方式有多种,聊天是我的学习方式之一。聊天对象不仅有比我老的梁教授,还有比我小的,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的王老师、陈老师,研究生双学位的曹老师……我听,是我在听课;我说,是我在发言;传出朗朗的笑声,是我在学习讲课技巧。轻松愉快地聊天,熟悉的同事们大都知道我在听课、备课、讲课,学习提高,锻炼技巧。 学校也为我的提高提供了许多机会,我曾与领导、老师们一起到外地参加系统培训,亲耳聆听教育部领导、名校专家授课,对一流名校进行实地考察。年近九旬的老父亲思维依旧敏捷,听了我的讲述,说:“你是一人在科院,全家齐受益。” 我辅导研招复试,采用的主要不是讲解法,而是模拟法。之所以能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与我这十几年的教学体验息息相关。 有的考生回答问题时,为体现专业性,语言过于学术,甚至是有意多用一些专业词汇,以为这样的语言风格才能与高高在上的教授的“阳春白雪”合拍。殊不知,弄巧成拙。面试时,你班门弄斧,给人死记硬背、生吞活剥、书呆子的感觉,面对追问,往往又无力应对,那可就事与愿违、南辕北辙了。 老教师都有感受,讲课要有讲课语言,而不是论文语言。可以用论文思维来备课,这样讲稿会更加严谨、科学,但不能用论文语言来讲课,否则,大家一定不给面子。面试时,考生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是真正理解了、内化了知识的一种体现。面试中,教授们累得腰酸背痛,枯燥乏味时,一个生动活泼的孩子一定令人为之一动。面试的重要内容就是考察考生的应变、性格以及沟通。我还会拿出自己聊天的本事给考生示范、表演一下。 张一鸣的演讲《平常心做非常事》,被誉为职场人都该听的一堂课。张一鸣狠狠嘲讽了“使用越来越抽象和高级的词汇”的倾向,在网上引起共鸣,大都与我的看法不谋而合。语言是个好东西,人才不一定会说,会说的一定是人才,比如赵本山。当然,凡事都有个度。例如,复试中、生活中,“凡尔赛体”可以使用,但一定要注意度。 周总理讲过:“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革命人永远年轻。在科院学子们的成功之路上,你们的师长会尽全力给你们助力。在维多利亚老品牌vic3308建校三十年暨我在科院工作十三年的日子,我以这几句话与同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