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防疫抗艾 共担健康责任 | 2020年艾滋病防治主题宣讲走进我校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英文主题为“Global solidarity,shared responsibility”),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通过举办此次宣传教育活动,呼吁高校大学生“珍爱青春,共遏艾滋”,积极加入到艾滋病防治志愿者队伍中,推动全校“艾滋病检测月”和“艾滋病防治主题宣传周”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
梅林老师根据太原市近年来的艾滋病例结合患者的年龄、职业以及家庭情况的分布讲述了艾滋病的患病范围,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艾滋病发病时的症状,使同学们深刻了解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讲座最后,梅林老师结合现实角度为同学们讲述艾滋病的防治措施,并对同学们对于艾滋病的误区进行讲解,引导同学们增强了对艾滋病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近两年来,学校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大学生社团和青年志愿者作用发挥明显。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国际艾滋病宣传月”等系列活动,强化了健康责任意识,在共同防控艾滋病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大防艾宣传工作力度,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学校通过线上或线下等手段,构建防艾大宣传格局。利用校园广播、宣传展板、“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张贴宣传海报、制作宣传手册,并发放到师生手中,全方位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学校各二级学院也通过举办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大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严重危害,从培养健康生活观念和良好卫生习惯做起,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中。
摄影协会/摄影
(一)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不可治愈
感染艾滋病会给学习、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对于家庭、父母心存愧疚;需要终身规律服药;精神压力增大。病毒会缓慢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若不坚持规范治疗,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
发病后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现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疱、淤血斑、持续性发热、肺炎、肺结核、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二)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
2018年我国报告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4.9万例,其中性传播比例超过90%。平均每小时新发现17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2011年-2018年,报告青年学生感染者人数占全部青年人群(15-24岁)感染者人数的比例由10.4%上升到18.9%。新发现的学生感染者和病人以性传播为主,特别是同性性传播。
(三)不能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与正常人无异,决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
一些学生由于自控力不强/疾病预防知识匮乏,无法抵御异性或同性的引诱、哄骗,与自以为外表健康的人发生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病毒。也有极个别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出于各种原因,蓄意与他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疾病,需要引起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