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祸患常积于忽微

时间:2021-04-26     来源:     阅读0

兴航周语一一

(4月26日、星期一)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有一段名句很值得深思,原文是这样:“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意思是说,人做事常常因为不注意小事细节而遭致失败,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坏习惯逼到绝境。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呢?其中意寓十分深刻。

人们常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但我认为“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众所周知“亡羊补牢”这一成语,其典故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到损失。我不反对亡羊补牢,因为所“亡”的是“羊”、是可以承受的,但如果所“亡”的不是“羊”,而是生命所不能承受的呢?比如交通事故、各种大大小小矿难......

“祸患常积于忽微”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就显得极为重要。我认为:救火大于防火,预防大于后补,事后进行亡羊补牢是必须的,而比亡羊补牢更重要的是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与其亡羊补牢莫若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社会的主流思想过于看重结果。一些单位将年度处理了多少起事件作为考核的标准,而忽视前期准备以及预防,前期防范无法作为考核的量化指标,无法体现工作成效,这就导致事后再亡羊补牢。随着汽车普及化,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但是绝大多数司机是为了防范违章罚款而遵守交通法规,并不是主动防范交通事故。而一些地区的交警也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才赶到现场紧急处理,而不是在易发生事故路段增派人员指挥交通,将事故率降到最低。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成为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发展的基石。国家没了安全就谈不上主权的完整;企业没有安全就谈不上发展;一个家庭没有安全就失去了幸福;一个人没有了安全就失去了生命。

怎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呢?首先,要想摆脱天天“灭火”的急乱状态,作为领导,对下属的考核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忽视那些真正做出贡献的默默无闻的“防火”员,而且应该给他们记头功,不要总鼓励和奖励那些关键时候大显身手的的“救火”队员,而应该对那些不易量化的工作岗位的人员做深入的考核,对做得好的也应该鼓励和重奖。其次,用“放大镜”看问题。一些很简单的、不起眼的小事,有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等到事故发生后追悔莫及。我们要树立“防微杜渐”的思想理念,平时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我们要放大数倍去看,对“多此举”“没有关系”等话语充耳不闻,对安全工作严抓深查,用“放大镜”去看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再次,注重典型案例的积累,将其汇总成为大数据,并根据其设置相应的防范举措,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提示、新闻媒体要延伸触角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每位公民要主动参与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为防范祸患,防范安全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助力和支持。

“祸患常积于忽微"我们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意识,不要让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小隐患,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世间没有“后悔药”,所以需要我们在“未然”之前打好“预防针”,让我们的防范再细些、再实些、再主动些,那么我们听到的“哭声”将会更少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教育照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