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 知耻后勇
兴航周语一一
(4月5日、第五篇)
能够闻过则喜,勇于自我批评,每日三省吾身,知耻而后勇是仁者的态度;相反讳疾忌医,闻过则怒,固执己见则是愚者的一种态度。能否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人生的试金石,也是关乎成长的重要门坎,期望大家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能够正确把握此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间万物都有不足,人生在世也难免会有过失,即使是圣贤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关键是对此抱以怎样的态度,圣人闻过则喜,凡人则是问过则怒! 这也正是智与愚的分界线。“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这句话则出自宋代陆九渊的《陆九渊集》。大意是:听到别人说自己有错应当高兴,知道自己的过失应当不隐讳,而改正自己的过错应当毫不害怕。其实闻过则喜是一个人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前提和必经之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满招损、谦受益”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对大家来说,首先要认识到位,人只有不断地修正自我,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使自己更加接近于“完人”。要不断的完善自我,就要不断地发现自身不完善的地方,并加以改正,也就是所谓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敢于“闻过”,也要敢于改过,人便是在闻过,改过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循环中去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每个人都会有失误,这不可怕,只要闻过则喜,并改正错误,那么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完善的自己。正如论语说:“君子之过也,如明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现实生活中,批评比赞扬难开口,批评也比赞扬难接受。唐太宗李世民便是一个楷模,他的风度,兴盛了一个王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国之君决定这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决定着民族的进步与昌盛。面对魏征的直截了当的呵斥,他没有龙颜大怒,而是欣喜地接受。展现了一国之君的风度,也成为了万世楷模!
能够虚心地接受批评也是一门基本功,要端正被批评的态度。面对上级对我们的批评我们要认真对待,这里说的认真对待并不是佯装接受,敢怒不敢言,要认真辨别是否是自己的问题。如若是,我们要抱着帮助我们成长、帮助我们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虚心接受,尽快改正。面对同级或下级批评,不要心生不满,口诛笔伐或是穿小鞋亦或是打击报复。爱之深,责之切。别人对你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往往说明他看重你、在乎你,愿意帮助你成长,批评中包含着情谊和关爱。
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也就不同。如果把你放在领导的位置上,你的属下犯了错,你应当怎么办?是放任自流还是悬崖勒马?领导批评你是为了正确地指导你,为了使你今后不再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而不是故意把你引向错误的深渊。当然,领导有时批评得也不一定全对,方法艺术不一定很恰当,作为被批评者,你可以在单位提出来,也可以私下与领导沟通,大家胸怀坦荡,凡事好商量。善意的批评只有方法上的不当,没有主观上的恶意,因此也扯不到个人的品质问题。在处理每一件事情上,大家的思维方式各自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就不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领导的批评是用多年的经验,甚至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所以我们要客观地对待批评,是否能够辩证地看待批评意见,也是一个人成熟或不成熟的表现。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闻过则喜,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虚心听从他人的批评建议,博采众长,尤其是能从才能、身份、地位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身上学习到更多的东西。闻过则喜,知耻后勇,善于纠错,才能使你在人生路上走的更稳,行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