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教育思想初探
兴航晨语一一
( 1月 11日、星期 一 )
黄兴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可谓与孙中山先生并驾齐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正如章太炎为其所撰写的挽联中描述的那样: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之前人们对于黄兴的研究多侧重于军事及政治方面,对其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少有论述。其实,黄兴虽戎马一生,却一直视“教育为立国第一要着”,他不仅提出了诸多教育理念,且创办了多所学校,将之赋予实践。他不仅是民国的先驱,也是民国教育蓝图的设计师。
黄兴,原名黄轸,后改为黄兴,字克强,湖南人,北宋黄庭坚之后裔。少年时曾受过传统的儒家教育,熟读儒家经典,后被选派留学日本,学习师范教育。回国以后,他曾在长沙明德学堂、湖南民立第一女学、湖南实业学堂等校任教。民国成立后,他在协助孙中山处理军政要务的同时,始终高度关注教育问题,他在教育改革方面的诸多主张和建议,在民国教育部颁布的政策中均得到了体现,对培养适应近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观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项:
一、寓兵于学,为革命培养人才。当时的中国,维新派虽然开办了一些新式学堂,但力弱势微。广大青年早已不满足于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而是急于应用、解民倒悬。黄兴正是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积极主张以教育为革命培养骨干。他在任教的学校中广泛传播民权思想,积极从事民主革命的宣传和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以及社会责任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革命骨干,为日后华兴会及同盟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注重基础,改革儿童教育。黄兴认为,发展儿童教育是实现民生主义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一代新国民的重要途径。他曾就儿童教育提出一系列主张:在教学内容上,他反对儿童读经,主张学习实用知识和技能;在教育方法上,他提倡直观教学;在教学语言上,他主张用国语教学,既利于国语的统一,又使儿童能口说笔述。同时,他还主张实行六年制义务教育,呼吁重视女童教育,提倡公私办学并举,等等。与今天的儿童教育两相比较,黄兴的种种主张,可谓极有远见。
三、守正创新,主张德智体育人。结合欧美教育发展的经验和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黄兴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主张。尤其是在德育方面,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既不是简单的全部继承,也不一概予以否定,而是推陈出新以适应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他曾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如“尽职之谓忠,非奴事一人之谓忠”,“立身之谓孝,非独亲其亲之谓孝”,并亲身将其融入了教育实践当中。
四、教材改革,剪除陈腐积习。黄兴认为当时的很多教材,缺乏新思想,从体例到内容都较为陈腐、落后,“以此授徒,贻害匪浅”,故提出重编课本的主张。他提倡课本民间自由编撰,尤其在选取教材时应当“相地取材”,尽可能使得教材和当地实际相吻合,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普通教材要侧重实用主义,以培养学有所长、能够学以致用的各类人才,以期将来有益社会,有益国家。
五、实业教育,培养应用人才。终其一生,黄兴都把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应用人才,视为关系国家兴衰成败的根本措施。他曾强调:“造成民国者为教育,建设民国者亦为教育。”随着国家事业的发展,各项建设都需要大量实用人才。为了适应这种需要,黄兴主张坚持实用主义原则,崇尚实用,讲求实效,兴办各种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职业学校,大量培养应用型人才,使教育与生活、生产实际接轨,以促进经济发展、实业兴国。黄兴关于实业教育的种种观念,与我们今日的应用教育可谓遥相呼应。
综上所述,黄兴的教育思想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各类主张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开放、进取的教育体系,从中不仅可见其拳拳教育情怀,对于我们当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亦不无借鉴意义。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启示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