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书中自有黄金屋

时间:2020-12-07     来源:     阅读0

兴航晨语一一

(12月7日、星期一)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据说这是清代一位尚书自题书房的对联,具体出处未做考证,但对此道理却深以为然。读书有什么用,只有读书的人才知道,不读书的人是不知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千古绝唱。

就我个人体会来讲,读书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一个人的思考、逻辑、谈吐及为人处世、学习工作的方方方面,不只是获得精神自由的有效途径,更是成本最低、最直接、最简捷的自我升级方式。读书贵在得法,那么怎样读书才算得法呢?以下是我个人在几十年的读书生涯中的一些切身感受,说出来与诸位分享:

一、书宜杂读,广阅博览。“书宜杂读”是梁启超先生告诫儿子梁思成的话,意思是说我们应多读一些不同门类的书,扩展知识面,增加生活的情趣,以避免长期处在单一领域里的乏味,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阅读不同类型的书,不管是经济、管理、心理、哲学、历史,或是园艺、建筑、音乐方面等等,都会令我们各有受益,能够帮助我们逐步完善对世界的整体了解,随着阅读的持续深入,待我们将这些东西融会贯通,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维度也会变得更加理性。此外,我建议大家多读些有事实性材料的、包括很多细节和描写的书,包括传记、书信集、笔记甚至手稿等,以此可以深入了解这个世界更为真实和真切的一面。

二、兴趣为先,自有定律。书店里往往两种书占比较大,一种是畅销书,一种是名著,要不要把主要阅读精力放在上面呢?我认为,大可不必。大部分热门书籍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价值有待确认。名著呢?用作家刘勃的观点,作为了解历史与社会的窗口,确实有一定价值,但名著不承担教育一个合格的现代人的任务,它满足的是人的好奇心,以及人对世界复杂性的关注,所以要不要读名著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建议不妨先从自己的兴趣入手,要自有定律地选择读书,你觉得什么有意义就去读什么,以适合自己为主,打开一个口子,先沉下心、钻进去,有了一定的深度和积累后,再向其他领域拓展。

三、纵向求索,横向比较。读一本书的收获如果只局限于这一本书,那就太亏了,我建议带上好奇心和探索欲去读书。首先,要学会很好地利用字典和网络,来解决阅读时遇到的生字、生词,查阅文章的背景、典故及作者生平等,尽量做到知人论世,减少误读的偏差;其次,习惯性地上下求索,做好时间和空间上的各种延伸。比如,读唐诗选集,可以与唐史、唐代官职、唐代地名、唐代服饰、作者传记、唐代城市发展等方面的书籍相互参照阅读,读完后,你已经是唐代研究的半个专家。尤其要注意的是,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都要带着问题去读,要有自己的判断与思考,阅读的过程越主动,你的收获就越大。

四、碎片碎读,好书深读。很多专家和媒体提倡利用碎片时间,我不反对,但碎片时间比较短,也容易受到干扰,并不利于一个人集中精力进行深度阅读,很多人尚且不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却试图通过碎片阅读去获取知识,这是行不通的。目前,增强理论素养、提高思想水平、完善知识结构的最好方式,仍是系统性地对好书进行深度阅读,系统性阅读的思维强度、思考深度、理解程度,都是碎片阅读无法比拟的。我建议,用碎片时间阅读信息和资讯,缓解信息焦虑;尽量抽出比较完整、安静的时间去读大部头的经典书籍,毕竟好的书籍总是大道窄门,需要正襟危坐,需要一心一境。

书,是前人纷繁智慧的结晶,是智者真知灼见的积累。读书使我们在他人的经验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发现一群像自己,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组成的世界。他们帮助我们走出狭小的自我,触摸历史的脉搏,关照广阔的生活,将“小我”提升到更高层次的理想与信念之上,让我们心智聪慧不轻信,满怀自信不盲从,活得更加睿智、理性、辽阔。我相信,除此之外,读书还有着更多不为大众察觉的隐形意义,期待我们共同去探索、去感知、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