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巨擘徐悲鸿
兴航晨语一一
(9月26日、星期六)
今天是画坛巨擘徐悲鸿大师离世67周年纪念日。这位承丹青国画又能融入西画技法,将古今外画法于一体的绘画宗师,开创了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的美术新风,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令人惋惜的是他英年早逝,1953年9月26日,因患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他虽已离世,却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并将几千余幅藏画及本人作品,全部捐献给国家。他是德艺双馨之楷模,他的名字灿若金星留在了人世中。
徐悲鸿,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江苏宜兴人。他从小随父学画,后远赴巴黎求学,并游访欧洲各国,学习研究大师绘画,擅长人物、走兽、花鸟,推崇任伯年画法,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学成归国后,他便忘我地投入到美术教育工作当中,先后任教于上海南国艺术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北平大学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终其一生,始终以推动国画和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改革为己任,着力之巨,影响之深,时至今日,余音不绝。
作为画家,徐悲鸿素描、油画、中国画无一不精。他把旅欧多年习得的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风格新颖独特、自成一体。他的素描和油画则融合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独具匠心。他的绘画题材广泛,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奔马》等等,尤以奔马享誉世界,几乎成了近现代中国画的标志和象征。
作为教育家,徐悲鸿主张用西方写实主义来改造中国画,对当时画坛以模仿古人为时尚的保守势力猛烈抨击,力倡对民族艺术加以取舍、改良,并形成了自己的绘画理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他还强调求真与写实,强调“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须以科学的求真精神寓于美术教育;同时,主张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写实,提倡师法造化。这些文艺理论贯穿于他教育生涯的始终。他还要求学生知识面要广、文化修养要丰富、基本功训练要扎实,且力倡独立思考、创造创新。正是这一时期培养的大批美术人才,才使得今日的中国绘画得以更好地发展与传承。他所建立的美术教育体系,一直延续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作为伯乐,徐悲鸿曾为仅有一面之缘的傅抱石主动求见送上“奔马”,傅抱石因此得到推荐以公费赴日深造。他还曾两次给文化部去信,推荐西北部队的年轻宣传员黄胄,将其调入北京。还有蒋兆和、吴作人、孙多慈、吕霞光、李可染等日后美术界的中坚力量,均是被徐悲鸿发掘于微时。除了提携后辈,他还礼聘了齐白石、张大千等教学体制外的艺术大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让民间画家步入了大学殿堂。此等伯乐之举,培育英才,在中国美术史上罕有其匹。
作为艺术家,徐悲鸿始终保持独立的国格、人格和艺术家风骨,堪为业内表率。他曾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巴黎学美术时,他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给了嘲讽国人者一记响亮的耳光,为中国人赢得了尊严。回国后,他不为利禄所诱,也不为高压屈服,坚决拒绝为蒋介石画像。他还曾将自己卖画所得的十万美金全部捐出用于抗战救灾。终其一生,始终坚持用高超的技艺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为民族争光。
徐悲鸿曾说,“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作为中国美术院校最早的海归教授,徐悲鸿凭借着自身成熟理性的专业敏感,在艰难困苦的时代,为中国画坛开辟了一条崭新之路。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斯人已逝,风骨犹存,有幸承其伟业,后世画界之辈自当奋进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