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庄学的创立者庄子

时间:2020-07-27     来源:     阅读0

兴航晨语一一

(7月27日、星期一)

先秦时期,学派纷呈,形成了诸子百家的活泼局面,其中庄学是丰富多彩的学派之一,而创立庄学的奠基人就是仙骨真人庄子。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周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并且在文学创作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因此,他被后世称为“南华真人”。

庄周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学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庄子散文极具浪漫主义风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最高成就。庄子的思想主张也尽数记载于《庄子》一书,道教更是将其视为正统主流理论。

《庄子》一书中庄周用了大量的寓言来阐述自己思想主张,也因此给后人留下了数量繁多并且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他的哲学思想主体上继承了老子的体系,并在此之上增加了自己的观点理论。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中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就是对宇宙的本源阐述。在老子“人法自然”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天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他认为“道”的自然规律是无边无界的,冥冥之中没有操纵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中自然演化。庄子的处世思想主张淡然旷达,要从容的面对一切祸福哀乐,不为万物及自身的变化而欣喜悲伤。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追求自由,因为他的自由精神所以庄子一生不追求做官,用功名利禄来束缚自己。庄子主张人之一生时间是有限的而对欲望的追求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很危险的。政治思想上庄子不主张推崇古代的圣贤,他认为万物平等,不应该将人划分等级,出现君臣百姓的阶级之别。庄子还反对“人为”的追求,他主张清静无为,只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自然就会出现至德之世。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庄子“不射之射”是一个“大全”,涵盖着有形技术和无形智能的技术,如“人术”、“心术”、“育人术”,包含着射礼、射艺、射义、射道,蕴藏着如技道、境界、功夫、神气等深厚的哲学意蕴。它是教育技术,更是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是教育必须遵循的“道”。它是一把标尺、一面镜子、一块试金石,可以衡量、对照、评判当今教育技术,发现教育技术的浅陋、丑陋。它又是一剂良药,能够医治教育技术的沉疴,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诚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不可争辩的事实。如果按照国外最经典的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来对照的话,我国的教育技术的发展还是比较正常的,问题不大。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是按照这个路子走过来的。如果从“不射之射”哲学观点看,我国的教育技术就露出许多“马脚”,存在诸多问题,有些还是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过去根本意识不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原因就在于置身其中。现在我们可以跳出原来的框框,参照庄子“不射之射”哲学,诊断其“病因何在”“病根何处”“病机何样”,逐步认清其“庐山真面目”。

以古借今,继往开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齐鸣,产生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碰撞,如法学、儒学、墨学几大显学在政治历史舞台上的交锋争辩。这是一个东方文明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文人学者为了践行自己的理论主张游说列国,相继粉墨登场。这是一个探索真理追求自我学说的年代,庄子处于此等思想上的大争之世,博读众家,建立自己独特的庄子学派理论。从思想核心和风格上,庄子有别于其他大家诸子,甚至和道学的开拓者老子也有显著不同。老子虽然也寻求道家的无为而治,但是在他的学说中也还有政治主张及目的,老子的学说也有为政治服务的色彩。庄子则是纯粹出世无为的思想学说,他是从自我出发来建立世界观,阐述社会和政治,是完全的形而上学理论。庄子的思想哲学体系是抽象的本我论,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也不寻求统治者的采纳认同,庄子只是通过抽象的思辨来理解探索宇宙真理,而没有试图通过世俗的践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庄子对于后世哲学文化的影响贡献在于他建立了抽象的哲学本我论。庄子最吸引后世瞩目的的是他的“逍遥处世”说。庄子追求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是看淡人生名利之后的洒脱超然,就像是万物轮转我心不动始终如一,这是一种出尘超脱的人生境界。对于庄学我们可以深思慎取地探究。

当下,很多人总是自以为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财富也是他的负担,他被财富掌控。真正的幸福,是一份满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很多人都拿一个人的财富去当做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误判。无欲无求这种心态,也会让人羡慕,就算你没有更多的财富,等你有一个好的心态,你也会比别人更开心。真正的无欲无求并不现实,能够明确人生的目标,看清自己的能力,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有人生的追求和自己的理想目标是正确的。当然如果超越了自己能力去强求,那就叫好高骛远,只会让你自己痛苦。这时候就应该研读一下庄学,让自己活得更明白些,让自己有个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