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打赢这一仗
兴航周语/总187篇 9月30日/星期一
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既有看得见的硝烟,也有看不见的战争。当前,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其中的复杂性、艰巨性、严肃性同样不容小觑,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不禁让我想起,1963年冬,在听取当时的中央科学小组关于科技工作十年规划的汇报时毛主席的指示,他说:“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这句话如今听来,仍是振聋发聩。
试想,从1840年到1945年,共计百余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之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究其原因,一来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就是经济和科技的落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惧他人的坚船利炮,我们就必须奋起直追,长出自己的利爪和钢牙。唯有彻底改变自身科技落后的局面,才能真正免受屈辱、赢得尊严。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从1956年“向科学进军”到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到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由是,我国的科技事业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从自主可控到自立自强,再到高水平研发,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科技兴国只有根深、树高、叶茂,才得以扬眉吐气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提科技强国,那到底什么是科技强国?科技强国不仅要求我们在科学技术方面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还要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能够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这就要求我们的科技原创水平要高,创新引领能力要强,发展领域还要相对均衡,要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国家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的整体跃升,推进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科学研究正向着极宏观、极微观、极端条件、极综合交叉等方面不断拓展、深入,我们的认知边界正不断被突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仍然相对薄弱,顶尖科技人才队伍数量不足,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增强紧迫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科技强国的原因。这是我们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的必然之选,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现实之需。
我国的目标是在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现在距离实现目标只有11年时间了。站在国家的高度,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要积极推动科技开放合作。对于我们个体来讲,要自觉把工作追求、专业追求、学术追求融入到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来,要积极关注科技前沿,拓宽国际视野;要耐心夯实专业基础,勇于探索创新创造;要躬身参与社会实践,解决项目研发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可做之事,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回过头来看,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需审慎思考,如何才能回答好“科技强国,你我何为”的时代之问。如何舍身投入、善作善成,才能成为科技强国的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才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做出我们的应有贡献。抢抓机遇,培育英才,勇于担当,振兴科技,我们一定要打赢这一仗!